2001年的舊作 (之四)
這些舊作是11年前所拍的,當時還年輕,許多照片現在看來我自己都覺得頗好笑,很有「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這些舊作並不是什麼「創作」,都只是課堂上的作業而已。我不是學攝影的,而是學傳播與媒體的,卻因而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覺得這其中的「解」字不但是「解不開」的解,而且也是「瞭解」的解!這就是我與攝影的「不解」之緣!
底片都是 Kodak Tri-X 100
相機:Minolta X-700
鏡頭:SIGMA MINI-WIDE II 28mm f/2.8 、 minolta 50mm f/1.4 Rokkor-X 、再加另一支:Tamron SP 35-105mm 1:2.8 MF。
1.
2.
3.
這是我當年住 Homestay 時,我 home ma 養的貓,名字叫 Tilly。她並不太友善,但對我卻異常友善。(原因不解)
4.
5.
這是我荒廢多年的小提琴。
6.
院子裡裝落葉與雜草的垃圾桶。
7.
8.
我當年住二樓,每天都要上下這個樓梯。
9.
樓梯上的陽光
10.
「地毯上的窗」
11.
這、這、這....,這張最好笑了...!
我當年的想法好像是要表達「用文字點亮生命的光亮...」之類的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想法,現在看來...,一點這樣的感覺都沒有...!不知是自己現在老了、還是當時的我太幼稚了!
(完全沒有創意,匠氣十足...)
12.
13.
14.
15.
16.
17.
18.
有許多人常會批評台灣大約在40、50年前的攝影沙龍文化,我雖然與那股浪潮無關,沙龍照的想法也不在我的腦海裡,但卻也不知不覺拍出這種很沙龍的作品!
(當時我還是個學生嘛!自我安慰一下!)
但仔細想想,為什麼要批評人家呢?!如果攝影只是興趣,玩玩就好,那拍拍沙龍照也無妨,拍沙龍照其實很容易得到成就感!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了!
但如果攝影是一件認真的創作...,那就又是另外一件事囉!
19.
20.
初初抵達這裡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每個消防栓旁邊都有根長長的「菓嶺桿」,原來是多天下大雪時會把消防栓整個蓋住找不到,所以要立根長桿標示出消防栓的位置。
21.
為什麼學校都要有鐘樓?(又一個 不解!)
22.
好了,就這樣,回顧完畢!
但話說回來,在整理這些舊的黑白照片時,我忽然有個覺醒...:底片銀鹽的味道果然是數位感光元件所不能比的。
好懷念銀鹽底片的味道,下決心買些藥水與顯影罐、暗袋,就可以再來自己沖片,然後再掃瞄入電腦檔。只沖片不曬圖就不用暗房了,簡單又有趣、花費也不會太高。
《 the END 》
- May 17 Thu 2012 17:22
2001年的舊作 (之四)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