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L35 AF-2 (One Touch) / 1985
這台傻瓜相機是之前介紹過的 Nikon L35 AF 的次代機,發表於 1985年。外型與一代機大同小異,但簡化了些許的功能。較一代機晚兩年發表,也因為修改了一些功能,相機的整體外型也因而失去了一些古典味兒。
鏡 頭:
鏡頭依然是 35mm焦長 F/2.8 大光圈的廣角鏡,也維持與一代相同的 5片4群鏡頭結構 (這在傻瓜相機當中是難得的佳作),雖不知鏡頭與前代是否完全相同,但影像品質同樣飽滿銳利。
另外,在北美市場所發行的 L35 AF-2 是以 One‧Touch 的型號問世的。
機 頂:
AF2 的機頂與前一代相同,唯快門按鈕周圍的開關撥桿取消了。AF2的相機開關改為與鏡頭蓋連動。
機 底:
機底一樣設置了電池與回捲底片的開關。
回片機關有安全設計,須先將 1號摯往右撥並同時將 2號按扭按壓下去才能啟動捲片馬達回片。
電池仍然維持使用方便取得的 AA 電池兩枚。
機 背:
簡潔的機背仍設置有「閃光燈充電完成提示燈」與「底片過片安全訊號窗」。
不過這次的訊號由前一代的橘紅色改為淺藍色。當底片正常捲動過片時,這個窗口有藍色條紋閃動。
底片室:
觀景窗:
觀景窗內仍然保有合焦距離提示,半按快門鈕時鎖定對焦距離、並由一指針標出下方的簡化距離圖示。攝影者可據此粗略判斷鏡頭的自動對焦是否合焦在所欲合焦的主題位置上。
電源開關與鏡頭蓋:
這次的電源開關在鏡頭底下,這個撥摯也同時與鏡頭蓋連動。
當關閉電源時也同時蓋上內置鏡頭蓋。這樣的設計讓用家不用另外帶一個鏡頭蓋在身上,頗為方便。
L35 AF 一代機的鏡頭蓋:
一代機的鏡頭蓋體積頗大,攜帶不便。 二代機的內建鏡頭蓋方便多了。
結 語:
二代機與一代機的差異:
1). 取消機頂的電源開關,將電源與鏡頭蓋整合在一起。
2). 底片感光度由手動設定改為 DX碼自動設定。(少了手動調整曝光補償的靈活性)。
3). 背光強制曝光補償鈕被取消了,二代機無法作手動強制加 2級曝光的動作。
4.) 二代機也取消了鏡頭前的濾鏡螺紋,無法在鏡頭前加掛濾鏡。
至於手動閃燈的功能呢?!同樣在二代機上也不提供。閃燈在光線不足時會自動跳出來開啟閃光。
不過呢,可以用手指將閃燈壓住不讓它彈起,此時同樣可以按下快門拍照。
例 作:
1.
2.
3.
4.
5.
6.
小寶寶長大了,已經快三歲囉!
記得 2009年用 Nikon L35 AF 拍他時還這麼小:http://perry48603.pixnet.net/album/photo/113641072
現在就已經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了。
7.
8.
9.
這裡的人真愛畫畫,到處都可以看到寫生的人。
10.
11.
12.
13.
14.
15.
16.
將會自動彈起的閃燈壓住不讓它彈跳出來,一樣可以不閃光拍夜景喔!
技巧是這樣的:將閃燈壓住拍完照片之後,立即將鏡頭蓋合起來(此時電緣也關閉了),這個時候將壓住閃燈的手指放開時閃燈仍然會彈跳起來,不過電源已關閉了因此閃燈不充電也不閃,此時再將彈起的閃燈按壓歸位即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