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oh 500ME (1970) 小巧又有重複曝光功能的 RF隨身機
Ricoh 500ME 是一款較不那麼有名氣的相機,在 '60年代末至 '70年代的這個時期,Ricoh 這家公司出產了許多不同型號的 RF迷你隨身機,而最為人所熟知的應該就是下面圖中的這台 Ricoh 500G 了。
Ricoh 500G:
這是最為人知的姐姐機:Ricoh 500G。有著很獨特的外型。
(下次再與各位分享我的這台 Ricoh 500G)
Ricoh 500ME:
這款 500ME 應該是略早於 500G 的產品,其最大的特色是設計了機械式的重複曝光功能,讓這款迷你隨身機也能有較具創意的創作空間。在 '70 年代各家廠牌的迷你 RF 相機當中,就屬理光(Ricoh)的相機最會作怪了,不但搭載了其它廠家所不常有的重複曝光功能,在 '80年代所出產的自動傻光相機上還有翻拍電視節目畫面的「TV」功能模式(請參考:http://perry48603.pixnet.net/blog/post/24031552 ),先不論這些創意功能的實用性高不高,它們還真的很令人耳目一新。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台 Ricoh 500ME 各個角度的模樣:
45度角:
小巧的模樣頗令人喜愛。機身大部份是金屬材質,但在 '70年代就可以在相機的部份零件上見到塑膠材質了,而這款相機的機身上就可以見到塑膠的部份。
機背:
機背除了觀景窗之外,沒有其它的功能。機背的外觀設計也簡潔大方。
相機底板:
底板有一個特別之處在於上圖左側的捲片器傳動接孔,也就是說這款相機可以連接電動捲片器,這樣就可以有連拍的功能了。這種用來連拍的捲片器在單眼相機上很常見,但在小型的 RF相機上卻是很少見的。可見當初在開發時,這款相機就定位在較高階的玩家市場。
機頂:
機頂的造型頗特別,雖然用了一大片的塑膠材質,但在美感上表現得還不錯,令人激賞。
上方斜角 45度:
這是一台在外觀造型上頗亮眼的機種。在 '70年代初,這樣的造型一定很與眾不同,也一定吸引了不少影友的目光,是一台頗能吸睛的 RF迷你隨身機。
再一張 45度角:
濾鏡口徑:
使用 46mm 口徑的濾鏡,現在也還算容易買到。
鏡頭規格:
鏡頭規格是 40mm,接近廣角端的焦長、最大光圈為 f/2.8。
鏡頭型式:
鏡頭型式是 COLOR RIKENON 的鏡頭。
搭載 UV濾鏡的模樣,這台相機還附有原廠鏡頭蓋。
《 功能介紹 》
重複曝光摯:
有「ME」字樣的開關就是重複曝光摯。位於相機正面的鏡頭下方側邊,其上的紅色按鈕是安全開關,要按下紅色按鈕之後此重複曝光摯才能往右側推以發揮重複曝光的功能。這個功能每次使用之後會自動歸位。也就是說會自動回複到無自動曝光的常態下。重複曝光須每次使用、每次設定。在我們將這個重曝摯往右推並固定之後,我們仍需撥轉過片桿一次將快門上弦,但這時的底片會空轉不會前進一格,因此可以在同一格底片上做重複曝光的動作。( 註:ME 是 multiple exposure 的縮寫 )
鏡頭環上的功能:
鏡頭環上一樣搭載了三項基本的功能,由上而下分別是:調焦環、快門環 與 光圈環(下方有撥桿)。
這種迷你型的小 RF相機因體積小,因此普遍的缺點就是操作上較不那麼的順手,手掌大一點的人在操作上可能會較不方便,但小巧的機身在攜帶與街拍速寫方面,卻又是一項利基。
這款迷你 RF隨身機也一樣沒有光圈之景深參考尺標。
直擊搶拍的設定:
在鏡筒的操控環上,每一圈都有一個綠色的數字選項,三組綠色數字對齊時,是一般來說最「安全」的設定。也就是說當我們要快速搶拍時,設定在這個「三綠一線」的位置時,可以不用去對焦或做曝光設定。
它的原理是將相機設定在一般最常使用的拍攝環境下來拍照:3米是一般鏡頭焦距範圍能涵蓋主要景物的安全距離,同時也是一般我們在抓景時主題大小適中的距離、1/125秒的快門速度也是確保不會產生手震或被拍主體晃動的基本快門速度、另外 A 是自動光圈設定,在這樣的一個設定組合之下,幾乎任何街拍或快拍都可以拍出滿意的照片。因此若須要盲拍或不對焦速寫時,做這樣的設定就對了。
機頂部份:
機頂部份其主要的操控介面與一般的手動機械相機一樣,但多了電池檢測按鈕 (B.C.) 與 快門開關(可以鎖住快門鈕讓快門按不下去)、以及較不同的是:除了有底片安全上片指示之外,還多了一項快門上弦指示。
有無裝填底片的指示窗:
這個位於回片桿(倒捲底片桿)旁邊的視窗是安全上片指示,如果有裝底片而且底片有裝填正確、可以正常拍照的情況下,這個視窗會顯示紅色。
快門上弦指示視窗:
若快門已上弦時,則顯示紅色表示可立即拍照;反之則要撥過片桿之後,才能拍照。(這是為了重複曝光所增添的指示功能)
RF 連動測距視窗:
整個包括 連動測距對焦框的視窗與觀景窗(取景窗)都是玻璃材質,質感頗優。
觀景窗內的資訊:
觀景窗內有視差校正標示與光圈值、以及左下角的手動、自動模式提示。圖中有出現一個「M」的字母表示現在相機是設定在全手動的模式。
疊影對焦調校小技巧:
圖中圈起來處有一片塑膠小蓋片...,現在是半撬開的模樣。
如果發現相機的水平疊影在無限遠處不能準確疊合,可以將相機背蓋打開,找到圖中的部位,撬開上一張圖中的小塑膠蓋片,用細的「一字起子」調整裡面的小螺絲即可輕易調校水平疊影。這樣就可以可以自己DIY調校水平疊影的重合了;但如果是垂直疊影跑掉了就比較麻煩了,要打開機頂蓋找出垂直疊影的調整螺絲才可以,或是花錢請老師傅調整。
許多 '60 ~ '70年代的 RF相機都有這個機構,例如上一篇所介紹過的 Minolta Hi-Matic 7sII 也有,就在約略相近的位置上,先用螺絲起子轉下第一眼所看到的那顆螺絲,再將一字形的小號螺絲起子伸入洞口去調整位於裡面的那顆螺絲即可。
因此購買那個年代的老相機時,若發現水平疊影跑掉了還沒關係,通常都有這種自行校正的小螺絲。但若是垂直疊影跑掉的情況就較費事了。
---------------------------------------------------------------------------------------------
技術規格:
鏡頭:COLOR RIKENON 40mm f/2.8 (鏡頭結構:4片3群)
濾鏡口徑:46mm 螺牙式
快門:機械式鏡間快門、1/8sec - 1/500sec 加上 B 快門 ,
有機械式自拍快門機構。
光圈:f/2.8 - f/16 分段式光圈、光圈葉片:4片
對焦方式:連動測距式 中央疊影對焦
對焦範圍:3 feet (約 0.9m) - ∞ (無限遠)
對焦環:由 0.9m 開始,左轉(逆時針) 至 最遠合焦距離之 ∞ 無限遠
測光系統:CdS 測光元件,測光系統能與光圈連動 達成快門先決的半自動功能。
底片感光度:ASA 25 - ASA 800
電池型號:EPX675、1.3v 水銀電池 (已停產,可用 LR44代替使用),全機械相機
底片規格:35mm 135 底片
閃燈機構:機頂熱靴座、無PC閃燈同步插孔、只有 電子閃燈 X (無燈泡型閃燈同步機構)
「X」電子閃燈 全速同步
大小尺寸:110mm x 72mm x 33mm (55mm 含鏡頭) / 重量:375g
---------------------------------------------------------------------------------------------
作 例:
01.
這是台北市的博愛路,也就是有超過 50年歷史的「相機街」。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此找到最便宜、最好的相機,當然也可以找到最好的老相機維修師傅。
02.
這是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前面對著館前路拍的 街景。
03.
開車等紅燈時隨拍。
04.
開車等紅燈時隨拍。
05.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的台階。
06.
這是公園內的古代“日晷”。
07.
08.
喜歡拍頭上的街燈與路燈!
09.
喜歡被吹得亂七八糟的雲。但這次拍的雲有些過曝了,雲中的細節不見了許多。
10.
老牌公園號的酸梅湯與冰淇零淋。這應該算是古跡等級的建築了吧!
11.
11.
12.
13.
14.
這不是原鏡頭 40mm 焦長的視角,這張照片我有做過裁切,原因是要裁切掉一些屋內不希望公開的景物。
15.
雖然老鏡一般來說抗耀光或眩光的能力較差,但這樣的表現也還算不錯啦!
《 結 語 》
整體而言,這是一台小巧且功能齊備的 RF隨身機,機身纖小、快門與過片也都安靜,尤其適合街拍速寫。鏡頭的表現雖不是頂尖的好,但所拍出來的影像已是可以接受的好了。作為蒐藏或實拍兩相宜,再加上知名度並不高,因此二手市場的價格也算合理。雖然它的重複曝光功能不是一種常會用到的功能,但在 RF 相機上確實也是一項不容易找得到的創意功能,若影友有緣遇到一台品相與功能都不錯的 RICOH 500ME,只要價格沒有哄抬,那麼它確實是一款值得考慮蒐藏的老機!
《 The End 》
- Oct 23 Fri 2009 13:55
Ricoh 500M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