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lta A (1954) ... Minolta A 系列的第一款相機
Minolta 的經典 A系列共有五款相機,它們分別是 Minolta A、A2、A3、A4、A5。而我手中的正是 A系列中的第一款:Minolta A。許多人視 Minolta A 系列的相機為 Minolta 的經典之作,許多人尤其喜歡 A5之前的 A、A2、A3與 A4 等機款。
外型極為古典的 minolta A 生產於 1954年。
至於 Minolta A5 我個人覺得與60年代的其它品牌 RF相機在外觀與性能上並無太大的差異與特色,鏡頭好像也與前幾代不同。
緊接著 Minolta A5 之後的產品就是眾所周知、加進自動曝光功能的龐大機群:Minolta Hi-matic 系列產品了。
在外觀上,Minolta A 與我們一般所見的 RF相機很不一樣:
這種外觀的設計一般來說常見於 1950年代的歐系 RF相機,當時日本正從戰後復甦,相機工業掘起,因此大部份的日本相機都有歐洲相機的影子。
另一面的模樣: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復古的造型。渾圓厚實的機身活像一台小坦克。
但不知為了什麼原因,刻意將機身做得很厚、讓鏡頭變得很薄。(可能是因為要將快門操作機構置於相機頂部而不放在鏡頭上的關係吧!)
---------------------------------------------------------------------------------------------
技術規格:
鏡頭:CHIYOKO ROKKOR 45mm f/3.5 (鏡片結構未知)
濾鏡口徑:( 未知 )、( 小於 46mm )
快門:OPTIPER MX 鏡間快門、1sec - 1/300sec 加上 B 快門 , 無自拍快門機構
光圈:f/3.5 - f/22 無段式光圈、光圈葉片:10片
對焦方式:連動測距式 中央疊影對焦
對焦範圍:2.7 feet (約 0.82m) - ∞ (無限遠)
對焦環:由最近 2.7 feet 開始 左轉(逆時針) 至 ∞
測光系統:無測光裝置 ( 憑經驗控制曝光 或 另外攜帶手持式的測光錶搭配使用 )
電池型號:無需電池,全機械相機
底片規格:35mm 135 底片
閃燈機構:機頂冷靴座 + PC閃燈同步插孔、有燈泡型 M 與 電子閃燈 X 切換摯
大小尺寸:130mm x 81mm x 50mm (68mm 含鏡頭) / 重量:590g
---------------------------------------------------------------------------------------------
Chiyoko Rokkor 的標準鏡頭:
搭載 Chiyoko Rokkor 的鏡頭,最大光圈是 f/3.5 、焦長為45mm 的標準鏡頭。
(我的這顆鏡頭完好,照片中鏡片左下側的斑紋是環境物的反射,不是霉斑或污漬)
Minolta 較早期的相機鏡頭上都會有千代田光學 (CHIYOKO)的字樣,所以早期的鏡頭都標示為 CHIYOKO ROKKOR,後來才變成 Minolta Rokkor,最後再變成 Minolta Lens,至於其間有何差異性我個人倒是不瞭解。
機 背:
簡潔的機背,除了古典式的圓形觀景窗之外,別無他物。過片桿有些大,因為它的過片轉動角度很大,這樣才不易在轉動時滑手。
上視圖,機頂部:
比較特別之處是:不同於一般 RF相機將快門調整設計在鏡頭上操作,這台相機的快門調整是由機頂的一個小轉輪來做,圖中黑色轉輪就是快門速度轉輪,目前是設定在 1/25秒。
快門級數共有 8段,分別是1、2、5、10、25、50、100、300 最後再加上長開的 B快門。這種快門級數是舊式的分法,不同於現在的 1、2、4、8、15、30、60、125、250、500 這樣的分法。
另一個較特別之處是快門級數是無段分級的,也就是快門速度也可以設定在上述的 8段快門之間;同樣的,光圈的級數也是無段設定。
機 底:
機底還蠻漂亮的,圖中左側的是底片計數器,讀數窗中顯示已拍的底片格數。上面的圓弧箭頭指示轉動計數器歸零的方向。
左側下方的按鈕是底片回片鈕,底片拍完後,只要按一下這個回片鈕即可由機頂上的回片旋紐回捲底片。
圖中右側的大輪只是三角架的螺孔而已,螺孔底座的造型還蠻漂亮的,還加上了貼皮的裝飾。
攝影師眼中的 Minolta A:
這是攝影師眼裡所見手中相機的角度。
例 作:
拍攝資訊:f/3.5 、 1/60sec
結 語:
這台 Minolta A 在造型上很古典,相當復古;但在人體工學上卻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也許當初 Minolta 只是仿造德國相機的外型而忽略了攝影師拿在手上時的手感。
整台相機全金屬的機身造工精巧、外型渾圓紮實,但卻容易滑手。建議裝上頸帶,並在拍照時將相機頸帶掛在脖子上較安全。渾圓的機身造形雖然可愛,卻也讓使用它的人不容易穩穩地抓住這台相機,除非將整台握在手掌中,否則若只是以抓住機身的方式「拿著」這台相機,就要提防滑落的可能。另外光圈的調校環還蠻小的,不太容易操作,而且還會在轉動光圈環時連同對焦環一起轉動。而觀景窗中因為沒有取景框線,因此也不容易掌握取景範圍,容易有不慎裁切到物件的可能。除此之外,這台相機整體而言算是一台很令人喜愛的相機。
《 The End 》
- Oct 08 Thu 2009 14:11
Minolta 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