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測光錶 (一):淺談古人的測光智慧: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the extinction light meters):

上面的這個看起來像是裝在獵槍子彈盒裡的東西是古人的測光錶。德國製造,不用電池,也沒有測光原件老化的問題,更無任何耗材。只要保管得宜,可以用上幾百年都不會壞。這類的測光錶現在幾乎已經很難找得到了,我們稱之為: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 the extinction light meter ) 。

測光錶對於現在數位時代的攝影迷來說可能是個蠻陌生的工具。因為現在的數位相機,不論是傻瓜相機類的 DC 或是較專業的數位單眼相機( D-SLR ) 在測光這件事上幾乎都形同隱形了一般,好像根本不存在。我們現在往往只須注意構圖、如果要較有創意的話,再加上構思使用多大的大光圈、要不要拍出背景的散景...,除此之外我們都不須操心,相機會「全自動」為我們完成除了取景構圖之外的所有工作 (現在連底片都不用裝了;在從前,裝底片可是一件討人厭的差事),因此許多數位時代的攝影族群根本不曾想過拍照還須要有「測光錶」的這件事。現在的不論何種相機,「測光錶」這個東西都只是小小的感光元件內建在相機內部,完全隱藏起來了。



測光錶淺談

德國 Gossen Luna-Pro 專業手持測光錶
01_Luna-Pro SBC_1980.jpg
上面的這張照片中的東西或許有些人會說是玩樂器的人所用的「節拍器」,因為我彈鋼琴的小姪女就是這麼認為的(還真有點兒像呢)。其實這不是玩樂器用的,而是玩相機用的;它是獨立測光錶,或者有人稱之為手持測光錶,是專業攝影師都會需要用到的一種攝影工具。

這台測光錶大約是 1970年代後期出產的產品,一直到幾年前 (這篇文章寫於 2009年)都還可以在亞瑪遜網路書店(www.amazon.com)買到,產品壽命超長。它是西德 Gossen 這家專業測光錶公司所出的第一台所謂的 sbc (Silicon Blue Cell) 測光元件的測光錶,這類測光元件算是到目前為止最通用並且準確的測光產品了。

這台測光錶基本上也算是古董級的東西了,一般我們所看到拍婚紗或廣告產品的攝影師大多會使用更新更先進的所謂「數字測光錶」,而非這種指針式的類比測光錶。但我這個怪咖就是喜歡這種復古的指針式測光錶,喜歡所有數據全都攤開在一個轉盤上讓我讀錶對位。


電子節拍器
電子節拍器.jpg
這是我姪女的節拍器,還真有點像呢!

----------------------------------------------------------------------------------------------------------------------

這次不是要介紹這支測光錶,而且現在大概也不多人用這種機械式的電子測光錶了,對它大概也沒太大的興趣。但我卻很好奇在電子測光元件發明之前,攝影師到底是如何測光拍照的。沒有電子測光錶的時代,攝影師難道真的要拍上上百張、上千張的照片,以“試誤法”累積一定的經驗之後才會拍照嗎?

如果各位還有看過舊的攝影雜誌的話,因該還有印象:在許多發表的攝影作品下面,除了有作品名稱與使用器材之外,一定都會有 光圈 與 快門的數據。我一直很好奇這些數據真的有那麼必要嗎?但好像只要是“專業”的作品一定要放上這些數據才真的像一回事的樣子。現在的數位相片只要有合適的軟體,或只要放在網路相簿上,這些數據都一目瞭然,但在從前拍底片機的時候,記錄這些數據其實是一件很煩人的事。

其實,所有攝影作品均附上拍攝資料就是在測光技術尚不發達時,為了技術交流用的。在 1950年代的許多攝影雜誌的攝影作品中,除了光圈快門數據之外,攝影師還會附帶說明一下當時的拍攝環境狀況,為的是彼此可以參考曝光數據,累積經驗。因此一直延續至今,所有的攝影作品都會附上光圈、快門以及鏡頭焦長...等的技術資料。

以前的舊相機,大約在 1950年代前幾乎所有的相機都是沒有測光設備的,攝影師要憑自己的經驗估計光圈與快門要用多少,或是要另外買一個測光錶來使用。到了 1960年代,大部份的歐洲相機也還是將測光錶歸類為額外的配件,相機本身是沒有測光機構的;但日本的相機在此時就有了市場上的新思維,將一直認為是額外配件的測光錶內建到相機內部,讓攝影者可以不用另外攜帶額外的測光工具。漸漸的,現在的測光錶已是內建在相機內部的基本配備,手持式的測光錶反而成了只有專業攝影師為了專業上的須求才會另外添購的配備。


測光錶的類型

一般而言,若我們以測光的工作原理來分類,測光錶可以分成下面四種主要的類型: 1.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2.  光化學式測光錶、 3. 光電式測光錶、 4. 電子式測光錶。除了第 4類的 電子式測光錶現在還是主流之外,其餘的測光方式幾乎都已被淘汰並走入歷史。我們一一就類型來介紹這四類在歷史上曾經流行過的測光方式。



1.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這是本篇文章主要想介紹的機種。工作原理是利用一片漸層式的消光片消減進入測光錶的光線,消光片上有一排數字,由左而右分別是:2 / 2.8 / 4 / 5.6 / 8 / 11 / 16 。消光片是半透明的膠片,其透光度由左而右遞減。若將此半透明的消光膠片對準光源處看,可以看到最左邊的數字最亮,最右邊的數字最暗淡,若不是對準光源看,則視環境亮度而定,可能只能看見其中若干個數字而已,最右側的數字可能根本就看不見。這就是這類光學消光式測光錶的工作原理,在暗處由於亮度不足,因此消光膠片上的數字我們只能看見左側的少數幾個數字,我在此模擬如下:

 2  2.8  4  5.6  8  11  16

聰明吧!在那個尚不知有感光電子材料的時代,一切工作都是以類比的物理方式運作。

那麼,怎麼決定曝光值呢?一般來說,就是以最暗淡的可見數字為準,以上面的模擬圖例來說,f/8 (f/11雖可見但非常暗淡,因此不予考慮) 就是我們該使用的光圈值,而快門速度呢?就由相對應的刻度轉盤來決定。現在就讓我們看看下圖的刻度轉盤:

04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原本的刻度轉盤黑底白字的那一組數字 (以現在的電腦術語來說就是:反白的數字) 對齊在最外圈數字的 2.8 上。但以上例來說我們可以讀到的最暗淡數字是 8,因此只要將刻度轉盤轉上反白的那組數字(50102) 轉到對齊在最外圈數字的是 8 的位置上即可得出所有適合拍照的最佳曝光光圈與快門組合。如下圖:

Filux Platin_Light-meter_f8.jpg



然而,在這個刻度轉盤上的三圈環上有三組快門速度,我們須依不同的現場環境套用不同的快門速度,它們的選用時機分別如下圖所示:
Filux Patin_Light-meter_indexed.jpg
以上圖為例,如果是在大太陽的晴天的室外,我們使用光圈 f/8快門 1/50sec 的曝光組合;如果我們是在沒有太陽的陰天或室外的陰影下,我們使用光圈 f/8快門 1/10sec 的曝光組合;如果我們是在明亮的室內拍照,以上例來說我們就要使用最內圈的那一組快門速度,也就是選用光圈 f/8快門 1/2sec 的曝光組合。解釋起來雖然有些麻煩,但在使用上其實還蠻方便的,因為轉盤上有標明使用的狀況與時機,因此只要去判斷一下當時的環境狀況屬於何種時機即可。因為上面的標示是德文,我們可能會感到很複雜、不好用;但試著想像一下,如果將圖中的德文換成中文,那麼我們使用起來應該也會感到頗為方便。

介紹到此,我們應該可以瞭解到這種光學消光式的測光錶所測得的光量是反射光的光量。也就是說,它與我們現在一般的數位相機所測得的光量是同一種光量值,都是讀取被攝物反射過來的光線,這光線的亮度也就是我們拍照時相機鏡頭所可能接收到的光線亮度。



2. 光化學式測光錶:接著我們再來介紹使用另一種工作原理的測光方式,不同於上面所介紹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光化學式測光錶所測得的亮度是入射光的光量。

入射式測光盤_00.jpg
一般來說,這種光化學式測光裝置都呈圓盤狀的外形,因此我們也常簡稱它為測光盤


入射式測光盤_01.jpg

入射式測光盤_02.jpg
上面兩張圖是一個 '30年代末的測光盤,使用時先將一張可以慢速感光的感光試紙置於盤內 (此試紙可旋轉,利用不同位置感光即可重複使用),然後攝影師將測光盤置於被攝物的前方、面對相機鏡頭放置,並開始拿出口袋內的懷錶測量時間...


測量感光試紙色澤濃度
入射式測光盤_01-indexed.jpg
測量什麼時間呢?
測量圖中位於中間的那個感光試紙指示視窗內的色澤濃度,當慢速感光試紙受光變黑的色澤與左側的參考濃度一致時,就是「正確」的曝光量。若需時20秒,則在轉盤刻度當中找出 20秒 的曝光指數,再由曝光指數對應出光圈與快門速度的組合,如此即可拍出「正確曝光」的底片。

說穿了,裡面所放的試紙只不過是一張可以慢速感光的「黑白相紙」,讓攝影師可以讀出「正確」感光程度的時間長短,再由這個曝光時間來決定當時的環境光強度。環境愈暗淡、慢速相紙到達標準灰階色澤所需的時間就愈長;環境愈亮、相紙到達標準灰階色澤所需的時間就愈短。而且這樣所測得的曝光值正是所謂的「入射光」的亮度,不會受到被攝物表面反光性質的影響。

同樣一句老話:「聰明吧!」在沒有電子產品的時代,類比式的物理或化學方法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3. 光電式測光錶:這是應用一種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物質測光。所用的光電元料稱為:硒光電體,這種測光方式大約在 '30年代就問世了,但真的在市場上流行使用卻是十多年之後的事了。它可以在受光照時自己產生電流,再利用所產生電流的強度來判斷受光強度。這種測光錶因為是自己產生電流,因此不必裝電池即可使用,但有光電體老化的問題,因此這類測光錶有它一定的使用年限。而且它所產生的電流微弱,因此在實用上作為相機測光用途的硒光電體體積就稍大一些,無法置於相機的鏡頭後面作為 TTL 的測光用途。而且另一方面,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測光的靈敏度較差。

( 關於這類光電測光錶的進一步圖文資訊,因為敝人俗務繁忙,將另外為文介紹,在此先停住並先說聲抱歉了!)



4. 電子式測光錶:這是現行的主流測光方式。有兩種不同的感光元件:一種是 CdS(硫化鎘),另一種是 '70年代才開發出來的矽光電體(Silicon Cell)。文章開頭所介紹的德國 Gossen Luna-Pro 專業手持測光錶即為此類產品。( 關於這類光電測光錶的進一步圖文資訊,因為敝人俗務繁忙,將另外為文介紹,在此先說聲抱歉了!)




幾款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分享 》:

最常見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應該就是德國品牌 Filux 所產的 Platin 測光錶了。有各種不同時期的不同款式,我們一一來看一看: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 meter (1931)
21_Filux_1931.jpg

18_Filux_1931.jpg
這是 1931 年產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有點簡陋的感覺,卻是相當的古樸。



讀數視窗蓋開啟的模樣與轉盤刻度
19_Filux_1931.jpg
這是讀數視窗蓋開啟時的模樣。 刻度盤中央有紅色的商標:Platin,但因年代久遠,有剝落的情況,但 Platin的字樣依然隱約可見。

上方的刻度轉盤一樣分成不同的環境亮度來使用:紅色反白的 50是舊制的快門速度級數,用在室外環境。大晴天時使用轉盤外環的光圈數值,以此圖例來說就是 f/11;陰天或是白天的陰影處,則使用內環的光圈值,以此例而言就是以 5.6對準 50,使用 f/5.6 配合 1/50sec 的快門速度。
而白色的 10 這個數字就是用在室內或是陰暗天氣的陰影處,一樣分較亮的環境使用外環值,較暗的情況使用內環值。
由於這個測光錶上沒有文字說明,因此使用時要記住上述的區分方式,確實較不方便使用。



光圈值的顯示
20_Filux_1931.jpg
對向光亮處即可顯示出讀數顯示。目前的狀況大約是使用 f/2.8 的光圈再搭配轉盤上的刻度值找出可搭配的快門速度。



較新一代的 Filux Platin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02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03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這是較新一代的 Filux Platin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前面已經介紹過它的使用方法了,這裡不再贅述,我們來看看它的構造。



前方的受光窗
05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06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受光窗其實也沒什麼學問,只不過是一片讓入射光能均勻分佈的白色毛玻璃片,其後再放置刻有光圈數字的半透明消光膠片。



光線的反向觀察
09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開啟讀數視窗,再用手電筒由上而下垂直照光進去,我們此時也可以在前面的受光窗內隱約地看見數字投射在毛玻璃上。

而那片半透明的消光膠片上的數字是上下顛倒安裝的,因為這些數字是要經過一片反光鏡反射之後我們才讀得到數值。



45度角的反光鏡
07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08_Filux Platin_Light-meter.jpg
我們在讀數視窗內看到的光圈數值是由一片45度角安裝的反光鏡反射過來的數值影像。這有些像單眼相機內的反光鏡一樣的原理,只不過單眼相機的反光鏡在按下快門後會向上掀起,而這個測光錶內的反光鏡是固定不動的。





另一廠牌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Expophot (1938)
15_Expophot_light-meter.jpg
Expophot:這是另一款不同品牌的德製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好像就是德國有名的相機廠 Balda 所生產的相機配件,生產與 1938 年。它不但體積較纖小細緻,還能設定底片感光度。
在外觀上,我手中蒐集到的這個測光錶品相稍差,有較多磨損與歲月的痕跡。

這款測光錶是轉動光圈值轉盤,將讀取到的光圈數字對準最上方的底片感光度值,最後再讀取中央分成三環的快門速度值。這三圈快門速度一樣是分成:室外晴天室外陰天或室外陰影下明亮的室內三種光線環境來配對所讀到的光圈值。

至於它的底片感光度單位是當年德國流行的系統,上面標示了紅色字體的 DIN值 (舊制,非現在的DIN值):它的 7- 9 約等於現在的 ISO 100 - 200;另一套標準為 Scheiner Degrees,以黑體字標示著 S 的那一組數值:它的 17 - 19 約等於現在的 ISO 100 - 200 ;另外 20 - 22 約等於現在的 ISO 200 - 400 的感光度。這樣應該清楚了,我們現在若要使用,所要對準的點就是 17 與 20 這兩格,用 100度軟片就對準黑體字的 17、用400度軟片就對準黑體字的 20。




讀數視窗開啟
10_Expophot_light-meter.jpg


讀數視窗關閉
11_Expophot_light-meter.jpg


讀數顯示
16_Expophot_light-meter.jpg

17_Expophot_light-meter.jpg
如前所述,不但可以設定底片感光度,此測光錶在最暗的環境下還可以讀至 f1.4 的大光圈值,而且它的快門速度參考刻度竟然也標示到「分」與「小時」的慢速曝光,顯見此款測光錶在當時是屬於較專業等級的產品。

下面的這個連結有這台測光錶的構造圖,有興趣的影友可以上去參考看看:
http://www.photoethnography.com/ClassicCameras/images/lightmeters/ExpoPhot.gif





更新一代的 Filux Platin Record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1.JPG
這是更新一代的 Filux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型號為 Platin Record,生產年代約在 1950 - 1955年。
這型的測光錶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色,就是以一個全罩式的蓋子將整個錶面都蓋住,如此不但可以避免受光窗與反光鏡入塵,還能避免轉盤刻度磨損。


正面 Logo 銘牌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_cover.JPG
正面的蓋子上可以看見 Filux 的這種光學消光式測光錶的商標銘牌:Platin。


開啟艙蓋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8.JPG
整個錶面亮麗如新!


側面圖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2.JPG




刻度轉盤與讀數視窗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4.JPG
此圖中我們可以隱約看見  2.8  4  5.6  的數字,但最大的光圈也只到 f/2 的光圈值而已。
另外,這型的測光錶也能設定底片感光度,用的是與現在相同的 DIN 系統,照片中所設定的是 DIN 21 ,相當於 ISO100。



有三個不同照明環境的指標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4_indexed.jpg
同樣的,依不同的光線環境有不同的快門組合。在這型測光錶上,轉盤刻度不再密密麻麻地刻滿數字,很聰明地將數字整合成一組,但將不同光線環境的指標分成三個不同的位置,若 2.8 的數字是攝影師所看見最暗淡的數字,則室外晴天時就將晴天指標對準 2.8、室外陰天時就將陰天指標對準 2.8、而在明亮的室內時就將室內指標對準 2.8 的位置即可。


前方受光窗的模樣
Filux Platin extinction lightmeter_05.JPG
同樣的,前面的受光窗也只是鑲嵌了一片毛玻璃而已,讓入射的光量能均勻分佈。



背面有德文 Filux REKORD的字樣

我不懂德文,不過 REKORD 應該是英文 RECORD 的德文拼法。


Filux Platin Record 這一型的測光錶有一個網站可參考,有興趣的影友們不妨上去看看。
參考網站:http://www.jollinger.com/photo/meters/meters/filux_platin_record.html




內建光學消光式測光錶的相機

當然,也有相機有內建這種測光錶的,只不過我沒有這類的蒐藏,下面的連結有一個這樣的例子,其中的 Argus A3 就有內建這樣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
http://insects.ummz.lsa.umich.edu/~mfo/argus2.html

Argus A3 相機正面那條長條形的視窗就是半透明消光膠片的受光窗:
http://www.leitzmuseum.org/CameraMakes/Argus/1940-A3-1.html





 
結  語
my extinction meters .jpg

光學消光式測光錶是早期人們的一項有趣的發明。它們有趣有餘但實用不足,因為測光的準確度因人而異、因時間與經驗而異,基本上不會比 “Sunny 16 Rule” 要好到哪裡去。在實用上,我們所看見最暗淡的數字並不會真的因為是在陽光下就看得見 1116這些位於右側較黑、透光率較差的數字。因為在大太陽底下我們的瞳孔會縮小,對於暗的事物較不易看清。一般說來,在大太陽底下使用這種測光錶時,我們只能看見約 5.6 這個數字,除非盯著小且暗的讀數窗 5~10秒的時間,我們才能慢慢也看到 811的數字;而若人是位於室內,將此款測光錶對準窗外大太陽下的景物時,因為我們的瞳孔在室內的環境下不會縮得很小,因此我們確實可以看見 1116 這些位於右側較暗的數字,這也是何以這類的光學消光式測光錶在使用上都要區分環境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它所測得的光線變化範圍頗大、因此讓人覺得不切實際。我個人覺得若是以 Sunny 16 Rule 的範圍來看的話,它還真的蠻準的,但其它較細微的光線變化就比較無法準確測出。


Filux Exposure Meters-01.jpg

不過,也許古早的人能夠讓這類測光錶使用起來奇準也說不定,因為在各小範圍的光線變化之下,同樣是看得見 45.6 這兩個數字時,它們也還是會有在亮度上些微的差異,因此若真要讓這類測光錶的功能發揮到極至,確實須要一番的練習;而話說回來,若肉眼在判斷這類測光錶的數字明暗有如此深厚的分辨力時,我想即使不用它應該也能很精確地直接目測景物來判斷曝光值了吧!




27.jpg

它們造型小巧,在外觀上不會比 ZIPPO 打火機大多少。放進口袋裡 大小剛剛好。




Filux Exposure Meters.jpg

無論如何,這種光學消光式測光錶確實流行過很常的一段時間,它們的確滿足了成人以科技產品作為玩具的需求。雖然現在留下的並不多,要在二手市場上找到幾個也不容易,但它們確實大量地存在於早期攝影同好的口袋裡,至於常不常拿出來用就另當別論了。


這篇文章寫得比較久,從 2009年的五月份就開始寫了,卻到現在的十一月一日才完成。因為可以參考的資料很少,原本也不曉得在中文或英文裡是怎麼稱呼這類測光錶的,所以也無從 google起。原本想放棄不寫的,不過這種光學消光式的測光錶確實是一項很有趣的發明,因此希望能與影友們分享,最後還是將它寫完了,希望影友們能讀得有趣。若影友們也有蒐集到這類的測光錶,希望也能看到您們的分享。而文中若有什麼錯誤之處,也請影友們能不吝賜教。






《 the End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ry486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